在当代心理治疗中,“隔离”不仅仅用于指代一种防御机制,更在广义上暗指任何形式的自我分裂。因此,只要人压制自己的欲望或情感,把“应该如是”或“必须如是”作为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埋没自己的潜力,都可以导致心理孤独。

什么是存在孤独? >>

  1. 存在孤独指的是个体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也指一种更基本的隔绝,个体和世界的隔绝 >>
  2. 做自己“父母”的孤独。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很寂寞的。责任的意思就是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不再相信有人可以创造和保护自己 >>
  3. 诡异感突然之间颠覆了那些我们认为独立存在的价值、伦理和道德。对犹太人的屠杀、暴动、琼斯镇集体自杀、战争的狰狞,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恐怖,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是邪恶的,而且因为它们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我们一直以为理所应当的其实只是虚无,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变化,所有被我们珍视的、被看作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都可能消逝,没有坚实的地面,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无法真正“立足于世”。 >>
  4. 我们只体验到了一个寻常的世界,一个由日常生活和“他们”构成的世界。我们周围是一个由“熟悉”的事物和制度所构成的稳定的世界,一个所有物体和个体都彼此多重连接的世界。 >>
  5. 海德格尔用“被抛入”来描述这种状态。虽然人创造自己,但这种创造(人最终使自己成为什么样子)却是有限度的,因为人本身就是被孤独地抛入存在中的>>

孤独与关系 >>

  1. 只要个体仍然是这个世界中无法分离的一部分,只要个体没有觉察自身行为的可能性与责任, 个体就不需要害怕这个世界。当一个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时,就要孤独地站立,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危险和强大势力。 >>
  2. 伟大的关系可以突破孤独的障碍,压制它的严厉规则,在不同个体的自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跨越对世界的恐惧深渊。 >>
  3. 在和“它”(不管是一个物体还是被物化的人)建立关联的时候,个体对自己有所保留:个体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检视它,试图去分类,去分析,去判断,去确定它在物的整体框架中的位置。但是当人与“汝”关联的时候,人的整个有都进入了,没有任何保留>>
  4. 如果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真正地建立关系,就必须真正地倾听对方,抛弃所有对对方的预设和偏见,允许自己受到对方反应的影响 >>
  5. 马斯洛的基本主张之一是,人的基本动机或者是指向“匮乏”,或者是指向“成长”。他认为,神经症是一种匮乏的疾病,源自始于生命早期的缺乏对某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包括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爱、尊重、重视 >>
  6. 幼稚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因为被爱而爱人”, 成熟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因爱人而被爱”。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
  7. 除了给予,成熟的爱还有其他的基本元素:关怀、回应、尊重和知识。“爱人的意思是主动关怀他人的生活和成长,对他人的生理或者心理需要积极回应,尊重他人的独特性,以对方的本来面目看待对方,并且帮助对方以自己的方式成长和展开自我 >>
  8. 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认为对一个人独占的情感可以证明爱的强度和纯度,用弗洛姆的话来说,这种爱是“共生的爱”或者“过度膨胀的自我中心”。欠缺对他人的关心,必然会导致这种爱的自毁。无所求的爱才是人和世界建立关系的模式。 >>

存在孤独与人际心理病理学 >>

  1. 对存在孤独的觉察和恐惧以及我们用来减轻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无意识的。人能意识到的是自己无法忍受孤独,拼命地要从他人那里获得某种自己永远无法获得的东西,结果,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在关系中好像总有什么地方出了错。 >>
  2. 人也可能借着与“某物”融合,比如某个团体、使命、国家、项目, 摆脱孤独的自我感。与集体的融合中,有着深深吸引个体的因素。 >>
  3. 强迫性性欲也是对孤独感的一种通常反应。滥交为孤独的个体提供了一种强大但却短暂的安慰。之所以短暂是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关系,而是关系的拙劣仿造。带有强迫性的性关系打破所有真正关爱的规则,把对方当作是工具,使用的只是对方的一部分,与之建立关系的也只是对方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