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de>
💡 分析了自己的存在责任: ‣
</aside>
责任是一种存在关怀 >>
- 但我在这里使用的“责任”这个词有确定的所指。其含义与让一保罗・萨特所写的负责任是“成为一个事件或者某物的毫无争议的作者”中责任的含义相同。责任意味着个人原创。意识到责任等同于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感受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的创造者 >>
- 只有通过人建构世界的方式,世界才获得了意义,用萨特的术语说,这是“对己存有”。在世上,没有超脱或者独立于“对己存有”的意义。 >>
- 自由的概念扩展到不仅要为世界负责(也就是将意义注入世界),还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行动负责,也要为不作为负责。 >>
- 无根感常常被用来描述觉察到责任时的主观体验 >>
逃避责任的临床表现 >>
- 当今的病人更多要应对的不是被压抑的本能驱力,而是自由。病人不再受到“必须”要做什么的内心驱策,也没有“应该”做什么的外在要求,他们要应对的是选择,选择自己想要做什么 >>
- 个体最为常见的对抗觉察责任的动力性防御之一是建构一个没有自由体验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受到某种不可抗拒的、自我疏离的(“非我”)的力量的影响。我们把这种防御叫做“强迫性” >>
- 问题并不在于时间或者方便与否,而在于是否愿意对个人生活和改变负担责任。不愿意意识到责任的背后,永远潜藏着对无根感的焦虑。 >>
承担责任与心理治疗 >>
- 对责任的承担让人放弃存在终极拯救者的信念;对于世界观建立在这个信念之上的人来说,放弃它是极端困难的。这两个参考框架共同形成依赖型人格的基本心理动力,并为治疗师提供了条理清晰而有力的解释体系来理解病理性依赖人格 >>
- 萨特常说,个体生活是由自己的选择构成的。人自愿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构建(及其中隐藏的无根感)感到恐慌,那么他就可能会使自己麻木而不去期望或者感觉,放弃选择或者将选择转嫁给他人、某个机构或外在事件以逃避愿望。 >>
- 这些所有的花招都反映了同样的问题:病人拒绝承担改变的责任,就像在治疗之外,病人拒绝承担对其生活困境的责任一样。 >>
- 治疗师有些时候可以提出看似很明显的可选行为建议,这是病人因为视角受到局限,从没有考虑过的。于是,“为什么不”可能要比“为什么”有用得多。甚至病人是否遵从这个建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此病人可以注意到自己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此显而易见的可能性。 >>
- 如果你与症状搏斗,情况只能变得更糟。如果你对自己所作所为、对自己如何创造自己的症状、创造自己的病症、创造自己的存在承担责任,那么在你承担责任的那个时刻你就接近了自己,那时成长与整合都将开始。 >>
- 人渴望自主, 却又逃避自主必然产生的孤独。凯泽把这种矛盾称为“人类天生的软肋”。如果不用某种“魔术师的花招”、某种手段否认孤独,这种矛盾就会让我们承受巨大的痛苦。凯泽把这些手段又叫做“普世症状”,也就是一种借着弱化自我界限,与他人融合而否认孤独的防御机制。 >>
美国式的责任觉察——或者说,如何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掌控自我、照管自己、获得成功 >>
- 在学员和EST领导者的话中得到清晰体现: 领导者解释说:“任何人都是独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的生活会被卡住,是因为没有能力去选择。当你做出了选择,你的生活就会向前走。选择通常可以归结为简单的是或不是。“我不知道'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逃避责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