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句子/知识点
生命与死亡相互依存
- 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对于死亡的毕生思考使生命更为充实丰富,而不是使其贫瘠枯竭。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 海德格尔认为,世上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1)忘失的存在状态;(2)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 当人活在忘失的存在状态时,也就是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 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中,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它应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以这种模式存在意味着对生存的持续意识。这个模式通常被称为“本体模式”(onto logical mode,希腊字 ontos的意思就是“存在”),在这个模式中,人会保持对生存的注意,不仅注意到生存的脆弱性,也会注意到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所负有的责任(我会在第六章中讨论)。
- 对死亡的体认使我们能深刻感受到生命,使我们的人生观发生根本转变,并使我们从一种以分心、麻木、为琐事焦虑为特征的生活模式转移到更真诚的模式
死亡与焦虑
- 祁克果首先厘清了恐惧和焦虑(忧虑)之间的差别;他认为,恐惧是害怕某种事物,而忧虑则是害怕没有事物一一他幽默地注释说, “没有事物并不是指事不关己。”
- 如果我们能把对无物的害怕转变成对某物的害怕,就能发动自我保护的战役一一也就是说,我们既避开所害怕的事物,也可以寻找盟友来对抗它,还可以发展出神奇的仪式来安抚它,或是计划一场系统的战役来击溃它。
- 所以根本的死亡焦虑只绽现了很短的时间,就被世俗化成诸如在乎自尊、害怕被人拒绝或丢面子之类次要的担心。
- 弗里德曼描述了一位强迫症病人,他的死亡焦虑表现形式是种强迫性思维,认为自己将会被所有人遗忘。与这种想法相连的,则是他一心认为自己总是错过世间激动人心的事情:“真正新鲜的事只发生在没有我的时候,要么在我这个时代之前,要么就是在之后,要么在我出生前,要么就是在我死后。”
- 意识层面上,大部分人(超过百分之七十)都否认对死亡的恐惧。在幻想层面,百分之二十七否认死亡恐惧,百分之六十二的回答自相矛盾,百分之十一有明显的死亡焦虑迹象。在意识下层面,绝大部分人都显示对死亡有相当大的规避。
- 尽管焦虑在心理动力治疗的理论和日常实践中都占据绝对核心的地位,可是在心理动力学的传统焦虑理论中,死亡却未被给予一席之地。如果我们想改变治疗实践,利用死亡观念所提供的着力点,就必须说明死亡在焦虑的起源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好的方法就是追溯焦虑的心理动力学概念演变,尝试理解死亡观念所受到的系统性排斥。
复述作者阐述的观点和主张
- 念兹在兹状态是在受到死亡焦虑是触发,但死亡焦虑由于潜意识的潜抑而被隐瞒进而转化为其他焦虑。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不是根本的焦虑,被作者反对,作者认为分离焦虑和阉割焦虑的底层就是死亡焦虑。
- 弗洛伊德由于受到他导师的机械化思维以及自身对流芳百世的向往所以拒绝承认“死亡焦虑”,转而走向力比多理论